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一个特殊的作战群组悄然驶过。
由陆上无人作战方队、海上无人作战方队和空中无人作战方队组成的无人作战群,这是全球首次公开展示的完整无人作战体系。
这些无人装备包括侦打突击无人车、扫雷排爆无人车、班组支援无人车与多旋翼无人机,具备远程操控、自主行动、灵活编组的优势,实现了陆上有人无人协同作战的新突破。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被称为"机器狼"的四足无人作战平台,这些由机器狗加装武器或侦察设备进化而成的智能装备,能够适应复杂地形环境,在40度的陡坡爬行,越过30厘米高的障碍物,在废墟上如履平地。
机器狼作战群采用模块化设计,依托通用化平台,可根据特定任务需求快速灵活地挂载专业侦察、打击等作战模块。
一支完整的"机器狼"作战群由1辆载车或控制车,结合若干多型四足机器狗组成,实现"人—车—狼"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动态自主协同。
集群中最前方的"头狼"负责侦察探测,收集目标信息并回传图像;"射手"身上挂载步枪及其他打击载荷,在获得数据信息后对目标发起精确打击。
综合保障型的"机器狼"能一次运载20公斤左右的物资和弹药。
这些无人装备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智能协同作战能力。
无人系统智能自主水平的提升,使多个无人系统能够共同编组集群运用。在进攻作战时,它们能够高度协调地从多个方向连续或同时对预定目标实施攻击,使敌人应接不暇、防不胜防,在短时间内造成其作战体系瘫痪或关键部位毁伤。
防御作战中,能够建立智能的自适应防御系统,在己方作战单元或需要防护的目标外围形成自动响应的保护"气泡",构建立体、多层次拦截网。
海上无人作战方队展示了新型无人潜航器、无人艇、无人布雷系统,具备隐蔽布放封锁、自主探测识别、集群组网攻击等作战能力,是海上作战的奇兵利器。
这些装备能够执行水下侦察与攻击、警戒巡逻与反水雷、布雷封锁等任务,具有无人自主、持久作战、覆盖广域等作战优势。
空中无人作战方队受阅的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舰载无人直升机,可隐蔽出击、广域覆盖、自主协同,创新未来空战新样式。
这些空中无人装备具备陆基、舰基作战能力,主要执行战场侦察、监视、打击等多样化作战任务。
无人智能作战系统具有三大核心优势。首先是灵活性增强,能更有效达成突袭效果。智能化无人系统可以不依赖后方控制,依据预先赋予的作战权限,在复杂战场环境下进行自主侦察、识别、决策和行动。
其次是协同性增强,能更有效实施编组作战。智能化无人系统能够根据执行任务设定的条件,自动保持编队机动与作战队形、自动规避威胁,并以最优路径和方式协同执行作战任务。第三是可控性增强,能更有效提高指挥效能。
智能化控制系统具备架构开放性和很强的互操作性,在极大降低操控人员工作负荷的同时,实现了由"一控一"向"一控多"的转变。
这些无人装备的应用场景极为广泛。在城市巷战中,由机器狗组成的"机器狼"作战群可以进入人类难以进入的狭小区域,在危险区域执行任务,与人类形成有效的配合。在特种作战中,小微型无人系统可以通过空投或炮射等方式撒播到敌纵深,自动比对数据,自主抵近预定目标,实施"内窥式侦察"和"微创式打击"。
中国在无人系统智能化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智能化操控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能够多模式接收、准确理解识别指控人员通过语音、手势、表情、脑电等基于生理特征的非接触式交互方式表达的意图,并快速将其转化为无人作战平台能够识别的任务指令。
这种高效的人机交互极大提高了交互效率和指挥控制效能。
无人作战集群的核心技术包括通信技术、机器人技术和弹药小型化技术。
中国在5G和6G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实现了战场上同时控制大量无人作战装备的能力。
在机器人技术方面,中国拥有全球三分之二以上的有效机器人专利。弹药小型化技术则使像"袖箭"这样的微型导弹能够被无人平台携带,这种直径只有40毫米的导弹可以在2公里外摧毁坦克。
与传统的有人作战系统相比,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能显著提升作战效能。外军评估显示,直升机与无人侦察机协同作战使执行战术侦察任务的时间平均缩短了10%,识别目标的数据量增加了15%,机载人员生存性增加了25%,武器系统杀伤力增加了50%以上。
此次阅兵展示的无人作战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多数为首次亮相。
这表明我国在无人装备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在无人装备的使用方面已经做好充分的规划。
下一步,地面集团无人装备可能会逐步渗入现役部队,在未来逐步执行相应的任务。
家人们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军事#
下一篇:没有了